提前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见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前准备解决方案,通过对教案的不断调整,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5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生活数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生活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中所表示的含义。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字。发现运用数字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数字1-10。
物质准备:邀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日历、时钟、电话、尺子、温度计等。课件:生活中的数字。
活动过程:
1.结合数字象形歌出示数字1-10,帮助幼儿区分巩固数字1-10.
2.出示部分有数字的生活常见物,了解数字的用途。
(1)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途?
(2)你觉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处?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3.引导幼儿观看ppt课件,进一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数字在我们生活中十分的.重要,数字可以帮助我们区分车牌、电话号码、身份证、门牌号等等。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会有许多的不方便。
4.讨论: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5.游戏:设计电话号码。
为幼儿提供记录纸与记号笔,引导幼儿按要求自编电话号码。
生活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3、帮助幼儿将数字运用于生活中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布置任务,请幼儿在周围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2、教具:0—9的数卡二套,有数字信息的物品若干,数字信息若干条
3、学具:幼儿人手三套0—9的数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请出数字娃娃”
数字娃娃来做客,听来得是几?
1、我比3多1,是几?
2(拍六下手)听我拍了几下手?
3、7可以分为4和几?
4、我排在6的后面8的前面,猜猜我是谁?
5、3和5合起来是几?
6、1个娃娃,1朵花,1个苹果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7、我像鸭子,我是几?
8、我比8多1比10少1,猜猜我是几?
9、2加3等于几?
10、1减1等于几?
教师按0—9的数序排列数字,请幼儿集体读
二、联想生活中的数字
1、我们周围生活中有许多数字,想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数字?并说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回答,师随时引导归纳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三、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说说我们幼儿园有几个班?我们班共有几个小朋友?(数字可表示个数的多少)
2、认读尺子上的数字。(数字可表示长度的长短)
3、看温度计的刻度(数字可表示高低)
4、看电子称上的读数说出物重(可表示重量的多少)
5、认读人民币,邮票的面值,物价牌上的价格?(可表示金额的多少)
6、找出表示当天日期的`日历,说说今天是几年几月几日(可表示时间的顺序)
7、认读邮编,书页码,车牌号,信用卡 号码(可表示号码的顺序)
8、我们是大几班的小朋友?第3组的小朋友起立(数字可表示排列的次序)
四、讨论“假如没有数字,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五、按指令摆数字
1、请找出表示自己年龄的数字
2、摆出自家电话号码,门牌号
六、活动延伸:用扑克牌表示大小,次序。
生活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使学生在购物中熟练运用小数加减法,进一步体验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星期天三(2)班学生去爬山,途中有4位学生每人买了一瓶汽水(还有其他同学也买了汽水),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这4位学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
二、主动探究,小组交流
请你们想尽一切办法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喝到汽水,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和听课老师一起研究完成。(下面开始研究)
汇报:(请一生)你是愿意上来写呢?还是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但有一个原则要让其他同学和听课老师明白你的思路。
第一次换:4个空瓶÷3=1瓶汽水……1个空瓶
是5瓶吗?你们同意吗?还有没有更多的?当第一次换后,喝光以后还有几个空瓶?(2个)这2个空瓶有没有办法再换?
第二次换:(2个空瓶+借来1个空瓶)÷3=1瓶汽水
然后再还给别人1个空瓶。
4+1+1=6(瓶)
2.如果途中有10位学生每人买了一瓶汽水,?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这10位学生最多可喝多少瓶汽水?
第一次换:10个空瓶÷3=3瓶汽水……1个空瓶
第二次换:4个空瓶÷3=1瓶汽水……1个空瓶
第三次换:(2个空瓶+借来的1个空瓶)÷3=1(瓶汽水)
10+3+1+1=15(瓶)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是否正确,我们来验证一下。
今天来了多少位同学?(30位)
3.如果30位同学每人买一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
4.如果5位同学每人买一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7位同学每人买1瓶,每3个空瓶可换一瓶汽水,最多可以喝几瓶?
四、小结
活动后记:
本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活动效果较好。
节约能源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家庭用水和用电的情况,掌握水费和电费的计算方法。
2、通过查找资料、计算和数据的比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课外了解和课堂教学,渗透节约能源的思想,重点是节约水能源和电能源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准备
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等。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电、阳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都是能源,你还知道哪些能源?(天然气、风能、核能、水、电……)
2、在刚才列举的能源中,与我们的生活最密切的有哪些?(水和电)
3、简要说说水和电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交流,制作统计图表
1、课前,每个同学都已经调查了自己家里的用水用电情况,现在请把你所完成的家庭用水用电调查表展示出来,大家互相交流调查结果,并说说你是怎样调查的。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表加以展示并评价。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将本组同学每家一年的用水量、用电量和水费电费进行统计整理。(一组用电脑演示,其他在下面完成)
三、根据统计图进行相关的计算,说感受
1、为了看得更直观,我们来看看有关水的统计图。
说明:蓝色的数据是一年的用水量,红色的是一年的水费。
问:你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自由说)
2、那么你们能计算出这几个同学家年平均用水量吗?(学生用计算器算)
我们以它为平均值,算算全校1000户家庭一年用多少水?
那么全市有多少家庭你知道吗?一年要用多少水?
板书:水:户平均年用水量……
全校平均年用水量……
全市平均年用水量……
3、我市的用水量这么大,而目前水能源的现状你了解吗?
媒体展示:宁波市各主要水库图片和它们的年蓄水量统计图,与刚才所计算的年平均用水量进行对比,并计算目前我市的缺水量。这还仅仅是我们宁波市,如果是浙江省乃至全中国,又会怎么样呢?(媒体展示缺水地区严重的水危机等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4、提问:看了这些图片和数据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从相关的图片与数字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我们现在用水量非常之大,简直是入不敷出,水资源严重短缺,形势非常严峻!强调:如果我们再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用水的情况是这样,用电的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呢?其实我们现在的用电量也是很大的,请各小组同学课外去算一算。生成课题:我们要节约能源)
四、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节约能源(水电)的方法
1、师:目前,水能源、电能源已严重短缺,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依然有许多浪费水能源和电能源的现象。现在请你们把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浪费水电的现象,向大家进行披露。(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图片、文字。)
2、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通过计算,认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师:你们了解这一滴水的重要性吗?让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一滴水的资料,请算出一天、一个月、一年可以节约多少水?
节约的这些水有什么作用呢?
(对家庭来说就是节约了钱,算算共节约了多少钱;对国家来说节约的水可供x人生活x天。)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能源?你们有什么节约用水用电的金点子吗?(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反馈。)
5、对于电来说,要求我们合理地使用电,不要做不必要的浪费。
五、课堂总结,写倡议书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水能源和电能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感受到了节约水电的紧迫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水电从我做起吧。
2、写倡议书。
小组合作,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能源?的倡议。
活动后记:
本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活动内容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活动效果好。
与众不同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灵活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精神。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4、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切成长方体的萝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嘛!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简单的一件事、一个事物都可以联想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比如:教师伸出右手的食指,让学生观察。
提问:?看到它,你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说,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同学的回答,你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人的想法都与别人不一样。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多让学生发表意见,最后统一取名为?与众不同?。(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众不同’。
二、渗透学法,开发联想:
教师出示:
1、2、4、5、11这五个数,哪一个数与众不同?
师:?谁与众不同?哪些地方与众不同?并说说你是从什么角度来分析的?请各组的同学想想后,再讨论。看看哪组同学想得最多??
学生讨论。小组派代表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板书。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出解答这道题时所用的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这种学习方法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的应用可广呢!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三、应用
出示多媒体课件:有两盘一样重的苹果,元旦那天,哥哥和妹妹每人吃一盘,哥哥吃了-,妹妹吃了-千克。哥哥说:?我剩下的苹果比你多。妹妹说:?我剩下的苹果比你多。两人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
师:请各小组的同学先讨论解决的办法,然后动手做。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结果,教师有选择地板演。
师:我们刚才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它还可以用来解决立体图形的分割问题。
出示: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块,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操作,想出不同做法。
四、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组织谈感受。
生活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 感受百分数产生的价值,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会解释百分数的实际含义。
3、提高学生比较、分析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主题
1、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自哪里?学生举手回答:来自于生活。
(教师出示课前收集的服装成分百分数图片。)
师:没错,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是老师前段时间买的衣服,同学们,你能从这些图中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2、 揭示主题:
像这里的86%、14%、63.2%、36.8%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百分数”。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
二、联系生活,学会读写
1、观察服装成分中的百分数,教师先示范读,再让学生齐读。
2、认识百分号,总结百分数的写法。
三、引导探索,揭示意义
1、教师展示课前搜集的百分数,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读给同桌听,并说说所选百分数有具体含义。
2、学生汇报,师生评价。同时教师板书出每个分数的具体含义。
3、小结意义,引导学生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4、利用百格图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选择合适的数,并说明理由。
110% 90% 100% 311.76% 55% 311.76
(1)据统计,国庆长假期间,半数以上的年轻人选择自驾 游,占年轻人出游总数的( )
(2)国庆长假期间,小客车上高速实行免费通行,长假期间小客车高速通行免费率达到( )
(3)高速公路上小客车的速度超过了大客车,小客车的行驶速度是大货车速度的( )
(4)高铁是准点率最高的'交通工具,深受人们出行的喜爱,国庆期间全国高铁准点率达到( )以上。
(5)2014年国庆当天,全国122个景区接待游客( )万人次。
2、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图示。
图( )最有可能符合第(1)题的意思。
图( )最有可能符合第(3)题的意思。
3、小组讨论: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五、交流体会,总结提升
让学生回顾这节课学过的内容,谈一谈这节课的高兴、紧张与遗憾各占百分之几?
最后以爱迪生的名言结束本节课。
生活数学教案篇5
教案目的
1、认识肯定和否定标记,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2、会按肯定和否定标记给图形分类。
3、能大胆讲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教案准备
1、肯定和否定标记符号(如红红、oo、)若干。
2、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等,)彩色笔若干。
3、《幼儿画册》上4p18。
集体教育活动
教案流程
活动一认识肯定和否定标记符号
一、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几何图形,幼儿辨认后分别说出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引导幼儿分别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将几何图形分类,并互相讲述操作结果。
二、认识标记
1、教师出示红颜色和不是红颜色的分类标记,如红红,让幼儿说出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在红颜色的标记上划一条斜线就表示不是红颜色)。
2、教师出示oo、,幼儿辨认后说出它们分别是圆形和不是圆形标记、大图形标记和不是大图形标记。
三、按标记分图形
1、教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幼儿说出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特征。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图形的形状按肯定和否定标记分类。
3、教师出示颜色分类标记,幼儿按颜色的肯定和否定标记将几何图形分成两组。
4、幼儿看大小分类标记,将几何图形分成大的图形和不是大的图形各一组。
活动二学习按肯定和否定标记分类
一、按标记分类
1、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不同大小、形状和颜色的几何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按肯定和否定标记分类,并启发幼儿说出分类标准。
2、组织幼儿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分得又对又快。
二、观察画册《图形回家》
1、说一说:图中的飞机是由哪些几何图形组成的?分别是什么颜色?
2、教师启发幼儿说出图中的标记符号的名称和意义。
3、幼儿根据图中的提示,按肯定和否定标记把其余的几何图形画在相应的房子里。
4、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各有多少?鼓励幼儿用点子统计几何图形的数量。
5、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说出操作过程和结果,并与同伴相互交流,加以验证。
户外活动
体育游戏“找图形”
活动反思
结合日常生活中和体育游戏的练习,把本节课的目标完成的更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