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问题,避免临时抱佛脚,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是5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语句的表达特点,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读中品,读中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和认识为了谛造我们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了的巨大代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
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品析中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体会作者是如何从理性认识升华到内心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2、学生品读,体味情感。
3、学生解读,理解内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
二、初次析题,整体感知
?学情预设1】
1、作者读碑,读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九龙泉烈士纪念碑)
2、这两座碑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表达。
?学情预设2】
1、作者读碑,读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2、作者读了几次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第一次没读懂?
1、这两座碑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表达。
三、品读文本,体味情感
1、学生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第一次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情感的句子并分析。
2、学生齐读,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内容。
1、学生从描写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语段中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语句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体味作者的情感。
5。教师导入情景,再读碑文。
四、再次析题,升华情感
1、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时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2、悲壮感从何而来?使命感是什么?
1、作者心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象征了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谈使命感。
五、拓展延伸,课后练习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
难忘的启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品质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我的老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板书:知识做人
看到这两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难忘的启蒙
启蒙是什么意思?老师的启蒙为什么令作者难忘呢?
3、作者在文中写与了哪些令他难忘的事情?
板书:抗日演讲两次批评宽容逃课
二、学习课文、体会内容
(一)抗日演讲
1、哪些段落写了抗日演讲?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3-5自然段,可以用心读读,可以拿笔圈画,也可以小声地与同桌交流,想想这部分写了老师启蒙我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
2、指名交流板书:爱国
引导: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老师们知道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3、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老师们显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何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勇气,怎么不令学生敬佩?
齐声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两次批评
1、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方式,即使好同学也不例外,作者在小学时有两个强项――作文和写字,为什么在这两个强项会受到批评?
2、指名交流
“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鼻子有这么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师在告诫我什么?板书:正直诚实
为什么老师说“对我来说,丙就是不及格”?这句话告诫我什么?
板书:勤勉
3、对我的过错老师丝毫不放过,表现了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指名朗读老师对我的批评
4、丰富插图内容: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根据课本描述,想象一下老师对我某次批评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受到批评后,我对老师说了些什么?
5、虽然隔多年,但这样的批评作者还是刻骨铭心。同学们,你在的小学中有类似的情景吗?
回忆、交流
(三)宽容逃课
1、对学生的,老师一向很严格,但在作者印象中,老师对我们上日语课特别宽容,为什么?
2、联系课文讨论,体会老师爱国情感。
(四)首尾段落
1、引读:正因为启蒙老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着作者,因此作者一直向往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后来,作者沙健孙也走上了启蒙老师走过的路,成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当我站在讲台上――――
2、理解重点句:既然我的老师……开花结果呢?
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由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齐读这句话
3、这一段与哪一段相互呼应?
指名朗读第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4、齐读第一段,体会作者的满怀深情。
三、欣赏歌曲、升华感情
1、的确,儿童纯洁的心灵就像一块未开垦的土地,启蒙老师播下怎样的种子,就会获得怎样的收获。钱老师今天之所以站在讲台上跟你们上课,也深受我的启蒙老师――杨老师的影响。我也经常想起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今天我把它带来与大家一起欣赏,让我们把这首歌献给天下所有的启蒙老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
本周我上了组内研讨课《真正的英雄》,我希望同事们能给我最真诚的建议,而不是赞美之辞,以促进我的进步和成长,所以,我也没有任何修饰,向他们展示的是我推崇的真语文课堂。
感谢同事们中肯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
1、关于全文朗读。
这是里根总统的一篇演讲词,文辞优美,所以我设计了全文朗读这一环节。为了不使朗读单调,也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课文结构,开头我范读,总领段和总结段齐读,抒情段女生齐读,号召段男生齐读。孩子们读得很用心。可是,这一环节用时过长(将近8分钟),导致后面的时间紧张,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课后,同事提醒我看一下这一单元的导读。其中提到本单元要求练习快速阅读课文,并没强调感情朗读,所以,这一环节如果时间不够是可以省略的。这一提醒也让我反省:以后备课要更细致更全面一些。
2、研讨里根总统所说的美国精神这一部分
由于时间紧张,没能给孩子们留出交流的时间,以致回答不够全面。“自主、合作、探究”,合作非常重要。
3、拓展部分
我先让孩子们欣赏了《“挑战都”陨落——天祭》这首诗,然后出示了中国宇航员杨利伟的事迹,让他们就此仿写一首诗。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项如果作为课后练笔更好,孩子们就有了更充裕的时间,而课堂上改为写颁奖词即可。
当然,为了鼓励我,同事们也对课堂上一些亮点提出了表扬。不过,最让我开心的还是他们对孩子们的表扬,对孩子们说和写的能力的赞不绝口。
读完全文后,我让孩子们对文中有感触的句子作批注,孩子们争先恐后,说起来头头是道,更有同事谦虚地说自己都自叹不如。拓展时的.仿写部分,虽然时间不够孩子没能完成,但几位同事都说看了坐在身边的孩子写的,发现写得真好,很有感觉。这些能力,从他们初一进校我就开始重点训练了。我宁可省下做题或传道的时间,用来给他们阅读和思考。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心怀孩子的未来!我想,能力的培养远比分数重要,良好的语文素养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注音的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自主搜集有关的发明故事,通过阅读与交流了解发明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
4、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及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与交流文本了解发明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和思考生活,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
1、(教师播放奥运录像片段)师:同学们,这个场面你看到过吗?谁能说说开幕式上的这些画面给世界展示的是什么?(四大发明)
2、师:奥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儿童一些小发明说起。(出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读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
②想办法记住字形;
③联系句子想想意思;
(3)检查指导
(4)读通课文。
①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错。
②放声自由朗读。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课件出示中心话题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介绍了几种与儿童发明有关的发明?
1、自读自悟。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自主读文,交流感受。这是篇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先引导学生自读通读课文,交流疑问,并进行自主解决,教师适当点拔。)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给你烈的感受是什么?
2、出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发明与儿童的小故事,在小组讲一讲,并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3、师小结:课文为我们列举了五个事例说明许多发明的奇迹都源自儿童的需要、奇想与发现,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发现、你也能成为小发明家。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1、能正确的写字。
2、让学生了解对比的表达方法,突出人物的精神作用。
3、指导学生流利读古诗文名句并能背诵。
4、学生弄清成语“指鹿为马”的本义和比喻义,能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对比,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2、通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去准确记住词语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注意加点字的写法。
1、在布置预习时,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
2、重点关注带点字的意思:
部 焕 诣 厉 川 裁 躁
3、自由读这些词语,并交流如何记住这些带点的字,把词语写正确。
4、集体交流。
5、学生书写这8个词语,注意带点字的笔画和结构。
二、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人物精神的作用。
1、学生自主体会“对比”方法的好处。
2、学生相互交流读这两段话后的感受和发现。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第一句直接写诸葛亮比往常更加镇定。第二句用守城将士的“惊慌失措、面如土色”和诸葛亮的镇定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诸葛亮的沉着与冷静。这就是使用对比方法最明显的好处。
4、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句话,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感受对比方法的表达效果。
5、让学生反复读这两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比较,哪句话更能突出哈尔威镇定自若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记一记。
1、指名朗读古诗文名句,读准字音,读出语气。
2、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
4、在熟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同桌互背互评。
5、教师指导学生抄名言,注意把字写正确,注意行款整齐。
二、读一读。
1、自由读故事,读准字音,了解故事大意。
2、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指鹿为马”的目的.是什么?对他的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
3、学生交流。
4、学生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目标要求:
1.学生能把自己想到的练字的好处归纳为几点。
2能有条理地介绍给其他同学听。
3.能注意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避免自己的发言和别人重复。
课时数:一课时
过程:
一、学生读教材,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二、思考:练字给“我”带来了哪些好处?并进行归纳。
三、将自己归纳的内容小组交流。
1.培养审美能力。
2.欣赏自己的书法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3.坚持练字能磨练意志,养成做事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四、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第四、五、六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