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活动方案的总结与反思,可以为未来的活动提供指导,方案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选择,增强了决策的灵活性,以下是5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创意活动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创意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目的:
1、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和对新一年级学生和新教师的欢迎,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养成,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感受四小幸福德育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
二、活动:
幸福手拉手,梦想齐飞扬
三、活动时间:
20__年9月1日上午8:15—8:45
活动地点及人员:操场(全体师生)
四、活动主持:
胡玉晗四年级(2)班学生朱政远
五、活动流程:
开场:学生代表二年级(1)班龚子墨与主持人宣布开学典礼开始。
1、六年级学生组织的鲜花队欢迎一年级新生入场。
2、升旗仪式。
3、我的幸福宣言—新进教师与各年级学生代表现场互动,放飞心愿气球。
(新教师代表:饶家伟、湛楚雷、马丹、杨丽娟、王薇、万洋)
各年级学生代表:一年级(待定)、二年级(1)班龚子墨、三年级(1)班陈佳一、四年级(1)班何建新、五年级(2)班刘涵宇、六年级(1)班张雨凌
4、全场师生幸福拍手歌互动。
(领舞:万洋龚子墨)
5、家长发言。
(一年级(3)班张乐歆的爸爸)
6、校长致词。
7、主持人宣布开学典礼结束。
六、活动人员安排:
1、制定活动方案:高洪琳、曾维娜、胡玉晗
2、组织活动实施及主持人训练:胡玉晗
3、一年级新生入场:各班班主任
4、六年级鲜花队训练:六年级班主任
5、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训练:高洪琳、胡玉晗
6、音响设备及物品:李开文朱毅杰照相:刘红
7、道具准备:__
小学创意活动方案篇2
一、目的:
1、队员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新学期。
2、队员学新《守则》《规范》,爱祖国、爱集体、爱学习、爱他人,养成习惯。
二、:
四把金钥匙开启新学期
三、时间:
20__年3月2日8:40——9:20
四、地点:
田径场
五、主持人:
天浩、谭雅齐
六、议程:
(一)主持人宣布重庆市小学开学典礼开始。
(二)升旗仪式:升国旗、奏国歌、敬礼。
(三)四把金钥匙开启新学期。
(四)宣布结束,各班退场。
七、要求:
1、全员、着装(没校服的学生可不穿),佩戴红领巾。
2、各班学生8:30前进场,除一年级外带凳子。
八、安排:
德育处:
1、活动的统筹安排,制定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实施及的文字资料。
2、训练礼仪队。
总务处:布置舞台的盆花或绿色植物,彩旗,一年级380个凳子,大凳子90个。
体育组:各中队场地位置的安排,并组织队员有序入场。
电教组:
1、场地的音响一套,落地支架话筒,四个无线话筒。
2、《国歌》和儿童音乐光碟。
3、安排人员摄像和照相。
校园文化工作室:标语制作、道具(四把金钥匙、大金牌)
班主任:
1、本中队在开学典礼期间的安全、纪律、文明礼貌等。
2、一年级全体同学化淡妆,戴红花。
3、六年级做400朵小红花,1日下午前交一年级。
小学创意活动方案篇3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增加学生对中国北方地区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学习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不同情绪。
2、模唱的方法,唱准歌曲第一乐段曲谱。
3、视唱的方法,学习歌曲第二乐段曲谱。
三、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视唱曲谱,提高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
2、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用优美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从而提高正确的表达歌曲的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学情分析
此教学班为五年级的自然班,班级声音条件整体较好,但是少部分学生音准较差,歌唱方法需要纠正和提高。有个别学生音准较差。由于班级容量较小,仅为18人,因此,个别音准差的学生,对整体效果影响还是较大。我的策略是,要求这些音准较差的学生尽量降低音量。班级学生,识读乐谱能力较强,基本可以独立完成本课的识谱任务。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素养。能够准确理解歌曲要表现的内容和情绪,并用声音表现出来。学习过10余首合唱歌曲,具有一定的合唱水平。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三度到六度音程的音准及和声部分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
(一)播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体会蒙古族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提问喜不喜欢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都有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一课的,畅所欲言谈谈对家乡的了解。
?讲授】《美丽的家乡》
(三)学习歌曲《美丽的家乡》
1、初听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少数民族歌曲,他们的家乡非常美丽。歌曲表达了人们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真挚情感。请你来感受一下,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试着说一说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
播放歌曲《美丽的家乡》(带有达斡尔族图片的课件)
生:欣赏歌曲,通过歌词提示,判断出歌曲是一首达斡尔族民歌。
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达斡尔族的风土人情。说一说他们居住在哪里?以什么为生?以呼号为节奏,多由女子表演的民间歌舞形式叫什么名字?
(居住在黑龙江北岸,以捕鱼和打猎为生,以呼号为节奏,多由女子表演的民间歌舞形式叫“鲁日该勒”。)
设计意图:歌曲延伸,大致了解
2、复听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聆听,使学生能够分辨出歌曲的段落构成。
师:再次播放歌曲,说一说两个乐段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合唱)
生:再次欣赏歌曲,回答问题。
第一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合唱(出示课件)
3、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设计意图:通过听唱法,完成第一乐段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听唱能力。
(1)学习第一段的前两乐句
a、师: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b、师:再次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生:轻声跟唱第一乐段。直接填词演唱。
c、师:分句指导前两乐句。注意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清楚、准确;八分附点音符的演唱要轻巧。
教师示范、指导“浪、满”,注意强弱对比,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
d、生:完整演唱前两乐句。
注意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
(2)学习第二段的前两乐句
a、生:跟琴演唱第二段的前两乐句
b、教师示范、指导“舀、飞”。
(3)学习后两乐句
这样美丽的自然美景我们怎能不热爱?达斡尔族人们不由得唱出了欢快的.旋律。
a、生:轻声演唱后两乐句。
b、师:为了更好地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我们加上重音记号再
试一试。教师示范指导。
c、生:演唱后两乐句。
4、学习第二乐段
(1)师:听听歌曲的第二乐段是怎样来抒发热爱家乡、赞美家乡之情的。
生:欣赏第二乐段
(2)学习高声部
a、师: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怎样才能表达出来?
生:直接跟音乐(音乐大师软件)学唱高声部(填词唱)
注意前八后十分附点音符的准确。
师:示范、指导
b、高声部同学视唱歌谱,低声部同学看自己声部的歌谱
(3)学习低声部
a、生:低声部视唱歌谱,高声部学生轻唱歌谱进行配合。
b、生:低声部唱歌词,高声部轻唱歌谱进行配合。
师:分句指导。
(4)合唱
生:高、低声部轻声合唱(填词唱)
师:分句指导。注意歌曲的情绪,与第一乐段的区别。用优美抒情的声音进行演唱。
师:我们怎样用力度变化,来表达达斡尔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生:个别学生试唱。
师:他用的是什么力度变化来表现的?(渐强)为什么用渐强?
教师示范演唱(旋律音,与歌曲中的旋律走向相符)(出示课件)
教师纠正指导。启发学生情感的正确表达。(歌曲在这里加入合唱,能够更加充分的表达情感,使歌曲更加立体、丰富。高声部是美丽的喜鹊,低声部是辽阔的大地、河流,二者相互呼应。使歌曲情感表达更加充分。)
5、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
生:心里默唱。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2)跟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注意提示学生用不同情绪,正确表现歌曲。(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优美抒情)
五课后延伸
1简介歌剧《傲蕾·一兰》
师: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达斡尔族)这首歌曲选自歌剧《傲蕾·一兰》。她是历抵抗沙俄入侵的达斡尔族女英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三百多年,但她不畏_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扬。同学们可以回家查找相关资料,更深入的进行了解。
2、欣赏歌曲《忠实的心想念你》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斯琴格日乐演唱的达斡尔族民歌,感受一下它与我们学过的哪首歌曲的旋律相似?(《美丽的家乡》)今天我们学习的《美丽的家乡》就是在这首歌曲的基础上改编创作而来。这位歌手使用现代的、流行的方式演唱的,你想不想用这样的风格来唱一唱?我们就用听的“那依吔——”来试试看。
生:个别学生试唱。
(五)完整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再次感受达斡尔族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用我们美妙的歌声来表达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生: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有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我们的祖国56个民族,各民族兄弟姐妹风雨同舟,并肩向前。老师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将来共同建设我们更美丽的家乡。老师相信你们!让我们伴随这首《美丽的家乡》结束本节音乐课吧!(跟伴奏演唱歌曲!)
小学创意活动方案篇4
教学目的: 让学生尽快进行自我调整,明确奋斗目标,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学内容: 重温规章制度,拟定新学期打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
1、重温《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作息时间的安排:早上清洁时间、早读时间、午自习时间、放学时间、作业时间,并严格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强调必须遵守)。
3、集体活动: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4、早读:书本教材、按学习进度读书、背诵。
5、课前准备:按课程表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相关书籍齐全。
6、上课听讲:坐姿端正、积极思考、发言大胆、不影响他人学习。
7、下课活动:注意安全、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上下楼梯不拥挤,课间不得在过道、走廊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不玩危险游戏,不疯赶打闹,不爬栏杆、云梯,做有意义的课间活动。
8、集合整队:快、静、齐。
9、午读:课外阅读资料,成立图书角,完成有关阅读习题。
10、放学要求:按时回家,不进"三室一厅",不结伴玩耍,注意交通安全,严格站路队回家。
二、安全
1、不要将危险物品带到学校,美术课需要的小刀,不要随便拿出来玩。使用时要小心,以免受伤。
2、下课活动时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上下楼梯不拥挤,走右边,不要跑。不趴在走廊外的栏杆上。不玩危险游戏,不疯赶打闹,不爬栏杆、云梯,做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3、走出校园也要注意交通安全。(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饮食安全(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不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和油炸的食物: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同学们我们要将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
三、卫生习惯:
1、教室里将桌椅摆放整齐,抽屉内无杂物。地面无纸屑,教室墙壁、桌面无乱贴乱画痕迹。值日生将黑板擦净,讲台上的物品摆放整齐。
2、每个学生要养成“三要”、“四勤”、“八不”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要”:早晚要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要漱口。
“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
“八不”:不喝生水,不共用茶杯,不吃零食,不挑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不吸烟。
四、总结: 谈谈新学期打算,提出奋斗目标。
小学创意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为了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端午节文化氛围,我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
二、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
对象:1——6年级学生
要求:从阅览室或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
通过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相关的知识。
1、对象:1——2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2、对象:3——4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
3、对象:5-6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
(三)画一画
对象:3——6年级学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
(四)写一写
通过黑板报、班级橱窗等阵地,进行环境布置设计。
对象:3——6年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情怀”为出好一期黑板报。五、六年级学生进行屈原诗词钢笔书写比赛。
(五)学一学
对象:1——6年级学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小学创意活动方案篇6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的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此次活动以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创建和谐校园为指导思想。
弘扬民族文化,共度和谐端午。
组长:姚自瑞
副组长:李林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一)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通过活动,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一)上好一节班会课
各班在6月7日组织学生上好一节班会课。通过活泼、多样、参与性强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国进取的精神。分管各年级的学校领导随机听课。各班主任于6月10日前将班会教案设计上交到政教处。
(二)制作一份手抄报
三至六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过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和风俗资料,每个学生制作一份手抄报。各班在6月9日第二节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手抄报展评,各班评选出3份优质手抄报于6月10日前上交少先大队。
(三)体验一项端午风俗
倡导学生进行体验端午风俗活动(学做粽子或卷糕、缝制香包、插杨柳等),各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动员、指导工作,在体验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中,要注重对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传统中华文化。
(四)出好一期宣传专栏
由少先大队负责出好宣传专栏,利用宣传橱窗向学生宣传“走进端午民俗”的卫生健康知识,从科学的角度介绍悬白艾、佩香囊、戴荷包、包粽子等端午传统,促进学生“端午节”的民俗文化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及爱国主义。
小学创意活动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二、活动日期
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三、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四、活动地点
教室、自己家里。
五、活动内容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二:艾草
观察艾草,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活动三:各年级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专题黑板报(x月xx日前,大队部负责)
活动四:粽子、香袋。
1、向自己的奶奶、妈妈学包粽子、品粽子,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学生与家长的自主活动)
2、与自己的好朋友、友谊班的小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进朋友间的感情。(学生间的自主活动)
六、活动要求
1、在整个活动期间,每班至少上传相关活动消息一条,字数不少于100字。
2、各班可以在《学校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小型的班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