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小河教案5篇

时间:2025-10-19 作者:dopmitopy

教案作为教师的教学蓝图,有助于避免课堂中的随意性与混乱,教案为课堂提供清晰的方向,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工具,5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挖小河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挖小河教案5篇

挖小河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竹圈是结合我园的课题而开发出来的一种农家用品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可以有多种玩法的农家用品体育玩具。那如何利用竹杆这个农家特有的材料,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特长,来促进幼儿身体动作得到发展呢?引导幼儿在跳、爬、钻、投掷、平衡、攀登等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因此,我根据竹杆的特点和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本活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通过尝试、练习,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的跳跃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同时向前起跳的技能。

2、体验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粮食”(绳球或沙包代替),音乐磁带,欢快的音乐一段。

2、竹圈若干(拼接成小河)、四个篮子、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袋鼠跳跳跳

1、老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做小袋鼠,跟妈妈出去玩好吗?”(好)

2、师带幼儿来到户外场地,随着音乐的节奏跟着老师做模仿动作:头部运动、上肢运动、腰部运动、,下肢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等。

评析:这部分活动的目的是以音乐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热身运动,使幼儿的全身得到充分的活动,为后面的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竹杆真好玩

1、老师:“你们想不想和竹圈做游戏?(想)想一想竹杆可以怎么玩?比比看谁的玩法最多。”

幼儿探索竹圈的玩法,教师观察指导。

2、请幼儿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法:你是怎么玩的?

幼儿a:我把竹圈放在胯下当车开。

幼儿b:我用竹圈用力往前滚,我追过去抓住它。

幼儿c:我把竹圈放地上跳来跳去。

3、老师:“刚才小朋友想了许多不同的玩法,真棒!现在请你再试一试还可以怎么玩,或者玩一玩你没玩过的玩法,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竹圈。”

幼儿再次探索、尝试,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出把圈放成一排,双脚跳过竹圈的玩法。

“这次你又是怎么玩的?”(幼儿交流自己的玩法。)

幼儿a:我把竹圈套在身上,和小朋友一起玩开火车游戏。

幼儿b:我用圈当陀螺转。

幼儿c: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把圈放地上排成了一排,我们练习跳过圈圈。

4、幼儿一起学习练习跳过竹圈的'玩法,教师讲解跳竹圈的要领:双脚并拢,稍弯曲,用力蹬地跳过竹圈。(反复练习几次)

评析:这一部分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探索竹圈的多种玩法,并探索与他人合作的玩法,重点是引导幼儿想出跳过竹圈的玩法,为下一个环节作好了准备。

三、小袋鼠运粮食

1、老师:“小袋鼠想帮妈妈运粮食吗?”(想)

2、老师:“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要运好点粮食准备过冬了。妈妈请小袋鼠帮我一起来运粮食。粮食在河的那一边,小袋鼠从家里出发,一直往前跳,跳到小河边,用力跳跃过河,不能掉在河里。到河对岸捡起一包粮食后,按原路跳回,把粮食放在篮子里。然后还可以继续去运,直到把粮食全部运回来。”

3、请个别幼儿示范一遍,师指出注意点:跳的时候膝盖要弯曲,然后用力蹬地跳。

4、幼儿集体游戏一遍。(圈可分大小,提醒能力弱的幼儿在小圈这头跳。)

5、教师小结运粮食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有的小袋鼠跳的时候没用力,掉进小河了;有的小袋鼠一次运了两包粮食。

6、分组运粮:小袋鼠分成四组,运回粮食后把粮食放到自己这组的篮子里,然后再去运,直至把粮食全部运完。最后比一下哪组运的粮食最多为胜。

评析:这部分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双脚并拢向前跳的能力,激发起他们参与游戏的欲望。

结束部分:

1、与获胜的一队分享喜悦,奖小红花。

2、教师带幼儿做整理活动。小袋鼠一起将粮食运回活动室。

挖小河教案篇2

一、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会“青”的正确书写,认识其他生字。

过程和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三、设计理念

1、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

2、低年级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观、新异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起学习的兴趣。

3、读中品位,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齐读课题

2、把“与”换个词吗?

(二)、精读课文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贴图出示:小河说说:()的小河

在小河边贴上:青草说说:()的青草

[将直观的小河、青草贴在黑板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注意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1)问:小草就一丛吗?课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的?

请学生起来贴图:长满青草

(2)指导读:小朋友,美吗?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用在小河边贴上很多小草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长满”,巧妙自然,生动易懂。]

3、师:小河边为什么会长满青青的小草呢?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二、三小节(第一次对话)

(1)小草对小河说了句什么话?

*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

*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

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谁能夸夸小河?

自读,指名读,齐读。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的方式来理解“清”、“一眼能看到底”,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多读多悟,并注意语词的积累]

(2)听了小草的话,小河骄傲了吗?他怎么样了,说了什么?

*指名读小河的话

*出示:紧紧抱住个别读

师:谁能来把这个词语表演一下

再指名读,齐读。

*小草是用什么抱住小河的?

课件演示:小草用根把泥土紧紧抱住。

*如果没有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小河会怎么样呢?

在清水里加入泥土,使之变成浑浊的泥水,理解“浑浊”。

[表演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以演助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更好地理解了“紧紧抱住”。另外,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抽象的语词形象化了。]

(3)说话:因为小草将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

*指名说

*指导朗读:读出感谢的语气。

自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

[通过说话训练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情景朗读,在读中更好地感悟]

3、接着,他们又说起了悄悄话。

出示第四、五小节

(1)自读这段对话

(2)比较读: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如果你是小草,你会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读,夸夸小草。

(3)小草听了小河的话有没有骄傲呢?他是怎么说的?

*读小草的话

*实物比较:碧绿的小草

挖小河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在四字格中正确书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水彩笔、头饰、宣传标语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多媒体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小河”“青草”

(2)教学“青”

“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谁会读?(指名读,评议)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

(3)揭示课题

板书“与”

多么可爱的小河、青草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u)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读题、评议,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一”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bian dao gan xie an

小 河 边 看 到 感 谢 河 岸

jin jin bao zhu xi ai chong zu

紧 紧 抱 住 喜 爱 充 足

hun zhuo bi lu bi lu fen ku

浑 浊 碧 绿 碧 绿 水 分 干 枯

①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讨论一下哪些字音比较难读。

②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指名讨论并领读

③下面让我们开火车读词语,比比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④齐读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

①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请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引导评价

谁来说说,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

2、读一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画一画

小朋友们读得真棒,你愿意把小河与小草画下来吗?

生自己动笔练画,师巡视。

4、议一议

①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互相比一比、评一评,看看谁画得好,为什么?

②实物投影两位同学的画作。

大家看了这两幅画,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评议)

5、品一品

(1)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句子。

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多)哪一个词写出了小草的多?(长满了)

(2)指导朗读

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①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试着读一读。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请大家分成小组,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组长给读得好的同学加颗星。

6、背一背

(1)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这句话记住了,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看图练背

多媒体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着图一起来背诵第一自然段。

(3)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青边对能到”

2、认读生字并扩词

注意青qing 能neng要读准后鼻音。

3、按笔顺描红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到课后练习第2题,找出这几个字,并按笔顺描红。

(2)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的?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讨论:每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边: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与第五笔“”不能交叉。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能:左右结构。左右基本相等。第三笔是竖,“”不可写作“”。

到:左右结构,左宽右窄。第六笔是提。

(2)师范写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反馈指导,加深印象。

①实物投影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讨论、评议:你觉得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②重点比较“青”

青这个字的横画较多,你觉得怎样写才好看?(横空相等,长短变化)

6、继续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

(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5)指导朗读

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

(3)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

实物投影小草。

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

(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④动画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⑤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动画演示小河欢快的流淌,小草快乐的生长。

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角色体验、指导背诵

1、分角色朗读

(1)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分角色读小河和小草的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2、练习表演对话。

(1)分成小组,自由练习表演。

(2)小组汇报。

指名演得好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议:演得怎么样?

(3)为动画配音

小朋友们读得好,演得也好,让我们一起来为这段动画配音好吗?

谁愿意当小河?谁愿意当小草?

3、练习背诵课文。

三、课外延伸,强化感受

1、动画演示:从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长满了小草,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孩子们在河边戏水,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淘米。可是后来,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人们再也不能到河边戏水、淘米、洗衣了。

2、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你想怎样做?

4、倡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

诵读宣传标语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住得分干”。

2、认读生字并扩词。

3、按笔顺描红。

(1)自由练习描红。要求:边描边记。

(2)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讨论: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2)师范写讲解

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末笔横较长。

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上“”上宽下窄。

分:上下结构。上边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笔高于撇,不能写作“”、“”。

干:独体字。第二横稍长。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互相评议、修改。

(3)继续练习。

附板书设计

小河与青草

小河←————→青草

清 绿

挖小河教案篇4

一、活动背景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幼儿园是幼儿环保启蒙的重要场所,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教案出自:)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环保,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美丽的小河》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语言活动。在幼儿感受美丽的森林、清澈的小河经历从整洁美丽变成垃圾成堆,从被污染到变回最后的清澈美丽的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场景幼儿感受环保的重要性,并且亲自体验保护环境的快乐。

在活动中我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让幼儿置身于游戏的情境中;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用亲身体验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重要性。

二、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根据图片变化感知故事发展的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2.结合生活经验,用合适的词描述小河的环境变化,并大胆完整讲述故事。

3.感知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观察图片,根据图片变化感知故事发展的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用合适的词描述小河的环境变化,并大胆完整讲述故事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已对环境污染有了一定的感知认识。

2.物质材料准备:ppt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描述情境,感受表达小河与森林之美。

师:小朋友,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森林里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小河的两旁长着高高的大树,绿绿的小草,还开着美丽的鲜花,真漂亮啊!

(二)观察图片,分段理解讲述故事内容1.探索小动物为什么会选择在森林中安家。

师:瞧!这么清新优美的风景把谁给吸引来了?

小猪、小兔、小鸟看到这么美丽的森林和小河,它们说了什么?

小结:这里的环境实在太美了,清澈的小河两旁有这么多绿油油的大树,我想这里的空气很新鲜,难怪小动物们愿意把家安在这儿呢!

师:你们看,谁来啦?朋友们听说小猪、小兔、小鸟搬了新家,都赶来探望,他们都称赞小猪、小兔、小鸟有眼光,找了一个这么美丽的好地方,小河边可热闹了。

2.讨论小河从美丽到被污染的变化过程及解决方法。

师:可是没过多久,朋友们再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什么事呢?谁来说说看?

小河里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那这些垃圾对河水有什么危害?

师:原来是那么美丽清澈的一条小河,因为大家乱扔垃圾,变得又脏又臭,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使它变回原来的清澈、美丽呢?

师:过了一些日子,一条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小河又出现在小动物们的眼前。美丽的森林又出现啦!小朋友,小河和森林变回原来的清澈和美丽,(教案出自:)你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要怎样保持小河的美丽呢?

(三)完整感知,感受文学作品意境之美。

1.幼儿根据图片线索,自由讲述故事情节师:美丽的小河经历从整洁美丽变成垃圾成堆,从被污染到最后的清澈美丽,其中经历了很多故事,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把故事说一说吧!

2.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整感知、讲述故事。

(四)联系生活,初步确立环境保护意识。

1.经验提升,探索环境被污染后发生的危害师: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在小动物齐心协力的整治下,小河又恢复了原本的清澈、美丽。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其实也很优美。(出示图片)。但是……环境逐渐被破坏、被污染 (出示环境被破坏的图片)。环境被污染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2.小结感悟,懂得生活应该如何做。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平时也要注意卫生,爱护幼儿园,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让我们一起争做环保小天使!向其他班的小朋友宣传宣传吧!

挖小河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丽。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衣服、金灿灿等词意。

3.能说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难点:知道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是指什么?

重点:说出小河经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教学准备:教学投影,录音有关春天景色的.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新词。

过程:

一、揭题

1、读题

2、质疑,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3、说说课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看课文,小河是怎样自我介绍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标出共有几段。

3、说不得说小河是怎样的小河?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三、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自学生字,说说难写字的记忆方法。

3、指名开火车,同桌互读等多形式抽读生字。

4、给生字扩词。

5、指导书写。

四、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并划出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河(用——划出)

2、交流所划出句子。

3、看投影理解句子。这里的“蓝衣服”指什么?花衣服指什么?

4、指导并朗读。

五、小结:说说明亮亮的小河里有什么?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完成课堂作业1、2、题。

第二课时

要点:学习理解第2、3两段。教学有关的生字词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1、回忆第一段的学习方法。

2、用迁移学习法,分小组学习2、3段。

Ⅰ学习第二段,讨论理解。

⑴我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⑵跑过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⑶说说读了这段明白了什么?

Ⅱ学习第三段

⑴理解为什么会到处听到歌声?

⑵为什么说我们拉起手来?

⑶谁和谁拉手?

⑷理解奔向大海的含义?

⑸朗读第二三段。

Ⅲ学习小组汇报交流。

Ⅳ运用投影进一步理解“桃花、杏花、梨花开了”

Ⅴ进一步指导朗读

三、小结:说说小河经过了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3、完成课练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要点:朗读指导,试背课文。说说在校园里和校外有哪些春天的`景色。

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听写词语。

3、说说小河流过哪些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二、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说说怎样来记背课文。

2、同桌互背。

3、抽背。

三、延伸教学。

1、除了书上所写的春天的景色。还有哪些?去野外找一找春天,说一说春天的景色。

2、把找到的春色写一写。

四、小结:说说学了本文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练作业。

3、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找春天》。

附板书

我是一条小河

怎么样 哪里 看到 听到

明亮 田野 麦苗迎春花 到处是歌声

快乐 果园 花儿

鲜艳艳的花衣服

散发着花香东击西 ————奔向大海

带着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