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读后感8篇

时间:2025-10-10 作者:Anonyme

及时的读后感分享能够促进与他人的讨论与交流,为了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我们需要认真写读后感,58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趣味数学,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趣味数学,读后感8篇

趣味数学,读后感篇1

每当我们正在学习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总会说:"读书一点也没劲,一点劲也没有。"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趣味数学大王,里面全是一些有趣的故事,每当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学累了就可以看这本书,它可以把枯燥 的知识融合进有趣的故事来,会怎样呢?

趣味数学大王这本书唤起了我们对数学的兴趣。这本书里,好象把我带到了童话世界:每一个小故事都有有声有色的图画,非常富有情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每个故事中含有一个数学题,程度有浅有深,在故事的最后,有这道题的正确解法和答案巧妙的告诉你的……

在这个社会上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非常大的',曾有这样的三句话:数学是建设四化的武器,数学是其他科学的基础,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里面的故事简直是多的事,比如说有着这样的一个有趣的故事,驴和马一块驮着粮食,去城市里,驴才走了一会儿,就不肯走了,驴对马说:"马大哥你背的有多重呀?"马就出了给驴的题目,再说驴算出了马驮的有多重,自己算出了自己驮的有多重,在也不叫苦叫累。

你听完了,你一会懂得了一些数学知识,你一定还会懂得一些故事里的一些教你做人的道理。

我读完了这本书,感到了这本书写的非常好,这本书还看展了 "讲故事,做习题"的活动,学习是紧张的,更应该是有趣的,希望小朋友们看了这本书学的轻松,学的有劲,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趣味数学,读后感篇2

寒假里,我看了很多课外书,有《最有趣的30个数学故事》、《马小跳玩数学》等等,其中有一本是老师推荐的《趣味数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有趣,每次我都会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

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会先引出一个生动的例子,再提出问题,最后由名师进行讲解分析,最后总结并且还会掺插许多生动的故事,非常的有趣。这本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是我最感性趣的地方,那就是例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并把数学问题蕴含在情节中,惟秒惟俏,恰到好处,浅显易懂。比如:快乐足球就是用传球路线形成的几何图形,根据计算线段的原理来解决,太有趣了。又比如:怎样洗衣服最省水,就是一种分配定力的'问题,从而引深到煎中药,煎中药分二次,第一次用一碗水,第二次用半碗水,效果才是最好的。以前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终于懂得,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取中药里面的成分。我把这个方法讲给奶奶听,奶奶夸我年纪小小就懂这么多,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好书,看完后我学会了好多课堂上没教过的东西。非常的感性趣,让我的学习充满了乐趣,也使我更加的热爱思考,我太喜欢它了!

趣味数学,读后感篇3

很多人认为数学枯燥,没有意义,难,没用。其实数学的王国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他也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只要他感兴趣,他就会觉得这是多么有趣:

1.三个人在一家饭店吃饭,一共花了250元,每人出了100元,发现了三张10元的钞票和一张20元的钞票。三个人每人拿了一张10元的钞票,留下20元的钞票。就这样,每人花了90元。即903=270(元),加上没换过的.20元钞票,一共290元。那么,10块钱在哪里?

没有什么损失。

注:三个人拿出100元,找到10元,实际交了90元。三人总支出903=270元。其中250元给了服务员,留下20元纸币。所以,把这张20元的纸币加到270元是不正确的。

2.当一个国王庆祝王子的生日时,他颁布了大赦令。"所有囚犯都被减刑一半。"听到这个消息后,每个人都很高兴。只是国王的大臣们才关心被终身监禁的囚犯的待遇。因为,你无法知道他们能活多少年。皇帝降下圣旨,“无一例外,所有犯人的刑期都要减半。”正想着,一个大臣喊道:“是!“那么,部长想到了什么?

答:无期徒刑的犯人,隔一天就要进监狱。

注:不能被一个犯人能活多少年所迷惑。

3.两个行人想吃面包,一个拿出4块,一个拿出3块。然后又来了一个行人,叫他来吃饭。每块面包被切成三块,每个行人吃七块。被招待的行人,作为回报,拿出了七枚金币。那么,前两个人得到了多少金币呢?

回答:第一个行人得到5个金币,第二个行人得到2个金币。

注:金币不是按面包数量计算(第一行人34=12块,第二行人33=9块),而是按第三行人面包数量计算(第一行人34-7=5块,第二行人33-7=2块)

4.狗和猫赛跑。狗一次跳三英尺,猫一次跳两英尺。但是一只猫一次能跳三次,而一只狗能跳两次。他们选择了两棵100英尺的树来比赛,看谁来回跳了一小段时间,那么比赛的结果会是什么?

答:猫赢了。

注意:虽然猫和狗跳六尺以上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狗跳不过一百尺,相当于总共跳了204尺,比猫多四尺,所以狗比猫慢。有些看似简单,实则暗藏陷阱,需要处处小心。

看完这四个问题,你会觉得有意思,有收获。所以数学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

趣味数学,读后感篇4

今天中午,数学朱老师让我们做一张小学生数学报。

做着做着,我遇到了一道难题“一个等腰梯形的下底和腰一样长,上底是下底的3倍,如果将下底延长6厘米,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是多少厘米?下底是多少厘米?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看了题目之后,我便冥思苦想,可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我想打退堂鼓去请教老师。突然我的耳边又回荡起爸爸那严厉的话“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道题也是这样,你不会,你就读上一百遍,心中的结也自然而然的解开了。同样的.一道题,但别人告诉你十次答案,也比不上你自己精确的算出来。”于是我打消了放弃的念头,拿起笔在演草本上画了起来。

“万岁!我做出来了吔!”我在心里欢呼。被写的密密麻麻的演草本上留下了这道题的演算过程。

首先通过条件知道等腰梯形的上底有3段,而下底的长度却只有这样的一段。好,把这放在一边先不看,然后又通过如果将下底延长6厘米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知这时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相等,哦,增加的6厘米就等于增加了两段数,那么等腰梯形的下底就是6÷(3-1)=3(厘米)哈哈!剩下的就容易了!既然下底是3厘米了,那么上底不就是3×3=9(厘米)了吗?周长就是9+3+3+3=18(厘米)了。咦!这不是差倍问题吗?!

做完了知道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更加深深的牢记在我的心中。

趣味数学,读后感篇5

12月17日 星期天

今天,表妹来我家。她一来,我家气氛就活跃起来。阿姨让她做三道奥数,她就是不肯。我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一举两得的办法,这个办法既能做奥数又可以做游戏,那就是--智力三闯难关,我告诉阿姨,阿姨很赞同。于是,我和表妹说“妹妹,我们玩智力三闯难关,好不好?你不会玩,我教你,我们玩剪刀,石头,布,我赢了你就做一道奥数题……”表妹反问我:“你输了怎么办?”我说不会输的。因为我对表妹的出拳诀窍已经是一如反掌了,而她不却知道。结果表妹不但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题目,而且还是全对的。后来我知道了,做一道题目,你要思路活跃,还有不能硬要她(他)做,必需要使她(他)感兴趣这样才能让质量提高,比如“1+1=2”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换一种角度去看的.话“1+1=2”就像一杯牛奶+一杯白开水,等于一杯牛奶开水,这就是数学的奥妙之处。

趣味数学,读后感篇6

?故事中的数学》这本书是谈祥柏教授写的。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但每个故事中都有关于数学的知识。这一个又一个的趣味故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这本书中,每一个生动的故事,都讲述着一个关于数学的道理。这些趣味数学,题材广泛,妙趣横生,并且与智力训练巧妙结合,深受我的喜爱。其中几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我不理解的数字道理。比如,书中有一个故事叫“神奇的'1001”,说1001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数。任意一个3位数乘以1001,你简直算都不用算,只要一眨眼睛,结果就出来了。其办法是:只要把那个3位数“克卤一下接在原始的后面,使之变成6位数学就行了。例如:357*1001=357357,606*1001=606606。非常有趣吧!

看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本来就很喜欢数学,读完这本书以后,使我产生了研究数学的巨大兴趣,让我倍受鼓舞。

我想说,这本书,虽然表面上是在写故事,但它实际上在写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仔细琢磨,确实如此。

请大家都来看看这本《故事中的数学》吧!让我们一起去体验数学的奥秘!

趣味数学,读后感篇7

?趣味数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有趣。每次我都会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奥数乐翻天”讲的是两三个穿插有数学问题的生动小故事:“数学奇趣馆”是有关“头脑骇客”、“无敌计算王”、“布克”、“阿宝”四人之间的故事,并把数学问题蕴含在情节跌宕的故事中,浅显易懂。

其中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数学名人堂”。每一期“数学名人堂”都会告诉读者一位数学家从小时候不喜欢上学到最后成为数学家的故事。每一期故事,我都认真阅读,因为书里讲的每一位数学家他们从小对数学充满了热爱,虽然不喜欢考试,有时甚至逃学、旷课,可对知识的.渴求和执着引领着他们,最终登上了成功的顶峰,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三秒给答案,不给是笨蛋”这个版块。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版块主要就是教给大家同类题的做题规律。每一类型题只要找对了规律,甭说三秒,一秒就能说出答案。

最令我疑惑不解的就是“神秘的旅行”。编辑叔叔们列出的这些题目都是重量级的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然后把答案寄给《趣味数学》编辑部,如果正确,就能当上“探秘骑士”。以后,我要努力学习数学知识,争取早日当上“探秘骑士”。

?趣味数学》已经伴随我好几年了,让我们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趣味数学》是本好书,是我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趣味数学,读后感篇8

在这个被疫情掌控的假期里,我读了许多书本。其中,我一看到书名就感兴趣的书,就有这本数学书。它里面包含了很多知识点,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里面分为九章,分别是:数字的奇妙、算术的魅力、几何的美妙、等式的奥妙、有趣的组合、概率的智解、图形的拼割、经典回顾和综合提高。

书里面的题有一些是故事和数学题一起出的,非常好理解。其中,有非常绕的,让人晕头转向。比如第二章中的“狡猾的`商人”。题目大概是:商人用100元钱买了两件9元的衣服。供货商找了82元给他。商人说他有零钱,给了供货商18元,而要回了100元。问:这笔交易合理吗?我一下就被题中给来给去的钱绕晕了。我冷静了一下,开始计算。我又看了几遍题目,逐渐理清了思路:商人一共花了:18元钱和100元钱。合起来就是118元。而供货商一共给了:100元、18元(两件衣服的钱)和82元。合起来就是200元。那这就清楚了:供货商给的钱比商人还多!这肯定骗了钱了。那接下来就是计算骗了多少钱。200—118=82(元)。骗得还真多!82块钱呢。

这本书可以说简直就是练习册。每个题目都有答题的地方,一点都不挤。后面有答案,可以撕下来交给家长,做完后请家长批改。而且它的题量也算多了,书却比较薄,方便携带。

那么好的“练习册”,快看一看,做一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