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动观后感6篇

时间:2025-10-27 作者:Mute

观后感的写作使我们能够在思考中更深入地探讨影片的哲学内涵,在写观后感时,可以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来深化理解,下面是58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科普活动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普活动观后感6篇

科普活动观后感篇1

防震减灾自从四川地区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人心惶惶,不过大家没有束手待毙,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支援这就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怎样防震减灾。如果地震来了,要怎样躲避?还要提前知道地震到来。

首先,如果地震来了,咱们要怎样躲避?我有5种可能:1、如果在教室里,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在课桌底下,注意保护头部。2、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3、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等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员撤离现场。4、如果在商场发生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体。5、如果在公共汽车里发生地震,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次,就是要提前知道地震到来。如果地震来之前,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蜜蜂会惊飞;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会到处窜跑;老鼠们会急急忙忙地搬家。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让咱们记住这些防震减灾的知识,并且好好练习,让灾难远离咱们,让咱们这个世界永远平安、幸福!

科普活动观后感篇2

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面对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类又一次表现出渺小和虚弱。我们除了震惊、悲哀、坚强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面对地震、海啸、水灾,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灾害中,地震高居第一。

据《减灾必读》一书的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灭的城市就占了27个,超过一半;其余25个城市受毁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等。因此,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是名副其实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为了不让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为了不让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变成孤儿……我们从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场景随处可见,有教师、有消防员、有母亲……其中让我最感动的就是一位50岁的男教师—谭千秋。他用自己的生命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展开双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4名学生。最终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我们的责任。

所谓“防震减灾,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小学习地震知识,学会如何预防地震。让这知识伴随着我们一辈子,让我们把这些知识传给每一个人,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知道防震意识,心中有“防震减灾,人人有责”的想法,共创美好明天!

科普活动观后感篇3

当我知道这个消息已经是事发之后的几个小时了。这种事情可不是天天有的。有许多老师说四川地震了。我很惊讶,不禁让我回想起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没想到这次的地震比1976年的唐山还猛。下面是有关地震的资料;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1日12时,四川汶川8级地震已造成41353人遇难,274683人受伤,累计失踪32666人。

这次地震是我从小到大国家以及全世界的人民都来救援的行动。这是我才对地震有了相对的了解。此次地震涉及北京。海口,内蒙古等地。涉及范围很广。虽死亡人数远远不及1976年的唐山地震。但是震惊中外,这里面还有许多的中国同胞压在废墟之下,看了那些图片惨不忍睹,泪流满面。不忍心去看。只好去看看故事。

文字我认为是最能感动人的。有一位老师知道地震来了。将孩子一个一个抱出教室,他不顾危险他为的就是孩子那活蹦乱条的`生命。结果,在抱最后几个孩子的时候被倒塌的水泥板永远地压在了下面。

看完这则故事,我不禁想起了这些人的命运。他们有的'很幸运,而有的却相反。我每天都在为他们祈祷。祝他们能从废墟里爬出来。这次地震太突然了。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

我又一次去看那些让我心痛的图片,那一个个乞求的眼神。每一个图片都让我心灵震撼,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动,救援人员的每一个动作让我敬佩不已。

企业,国家,国际,网络上都在为这次震撼的地震捐款,捐物,出人力。他们的救援行动仍然在继续,虽然越往后越是尸体,但是他们奋力向前,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之道”,让那些受惊的灵魂有一个安定的归宿。而我做的,我只能做的,我只能在梦里,在心里默默地祝福。

科普活动观后感篇4

2013年4月20日上午,在美丽的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特大地震。

一座座美丽的城市瞬间变成了坟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下子消失了,一棵棵青翠的风景树一转眼倒下了,这一幅幅的场景是那么的令人感到悲痛!

四川芦山县虽然遭受如此的劫难,但祖国的上空却回荡着嘹亮的歌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你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即刻坐专机奔赴芦山地震灾区,稳定灾民,指挥赈灾。

救灾部队源源不断的奔赴芦山地震灾区,几十万部队及时赶往芦山地震救灾现场,废墟中垂死的灾民得救了,一具具死难者的`尸体,得以及时入土为安,一个个受害者悲痛欲绝的心,得到及时的宽慰,一条条阻塞的公路,疏通了,一车车赈灾的物资运来了,一个个灾民用来暂时居住的帐篷,得以及时搭起来了,这就是军民鱼水情。无数支医疗队赶来了,无数伤员的伤势得到了控制,伤员们被飞机、救护车等运输工具,及时送到全国各大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

全国人民都伸出援助之手,捐款在不断进行,所捐的钱、物在迅猛的.增长,几百万,几千万,几亿,几十亿……

甚至世界各国的人民也纷纷捐款,这不仅是四川芦山地震的灾难,也是全中国的灾难,更是全世界的灾难,全世界的人民都关心着我们芦山的灾民。

芦山地震带来了。普天之下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

在芦山地震之后,让我们共同祈祷芦山的同胞们能早日走出地震的阴影,从建美好的新芦山!

为雅安芦山祈福!为美好的明天而祈福!

科普活动观后感篇5

3月24日,四川省中小学安全日暨“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启动仪式在甘孜州康定市实验小学举行,向该校师生捐赠了一批防震减灾科普读物。省地震局副局长、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兼)江小林,甘孜州副州长冯俊锋等领导出席。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是中国地震局会同国家部、民族宗教委、科协等部门联合开展的防震减灾科普重要活动。根据此次活动的.总体安排,四川省“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决定以甘孜州为试点,争取通过“一年试点、三年推广”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科学素养。

江小林在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是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减小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做好新时期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推进四川民族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现实需要,是提升民族地区群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的迫切需要。

江小林强调,此次“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以中小学校为核心阵地、以学校师生为重点对象、以民族地区为主要区域、以增强能力为根本任务,以“五个一”系列活动:捐赠一套书、举办一场讲座、举行一次演练、开展一次班会、培养一名传播师为主要内容,对于提升全省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应急、、民宗、科协等相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务实有效的举措,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扎实推进活动开展。

江小林希望试点学校认真组织开展好“五个一”系列活动,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安全纲要,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常态化,充分发挥“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科普效果,为建设平安四川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普活动观后感篇6

自然界,极力挣扎的飞蛾,在石缝中绝处逢生的杉树,在老鹰爪子下脱逃的小鸡,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说到生命,在我脑海中浮想到的就是汶川大地震的场面,虽然过去好几年了,但还是让人感叹人类对生命的顽强付出。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洪水威胁着娇嫩的'生命之花,天空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有的人被压在了沉重的石板下,有的人无家可归。还有的人被那可怕的洪水冲得无踪影。无论走到哪,天空总是灰暗的.,河水也都变凶猛暴烈起来。在陆地上,到处都能听到人们的叫喊声,叫喊亲人生还的希望声。在废墟里的生命也在回应这种希望,强烈的求生欲 望。

一位母亲在挖着石块,正在寻找自己的孩子,可是找了整整好几天,孩子还没有找到,这位母亲已经筋疲力尽,但是还是不听人们的劝告,继续寻找着她的孩子。那孩子大概也感应到一定会有人来救他的,他要活着,只要能活着,他还可以上学,还可以吃妈妈做的菜,还可以有美好的事情等着他。最终,解放军来救他了,抬出来睡到单架上的那一刻,他情不自禁地行了个少先队礼。当场感动了所有围观的`叔叔阿姨。

人类永不放弃生命,他们依然努力着,希望能逃出困境,永远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没错,生命只有一次,是非常宝贵的,我们都要好好地去珍惜它,完美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是有限度的,但是我们要在短暂的生命里,做出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让生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