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解析影片的叙事结构,通过撰写观后感,我们能够发掘影片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以下是58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瘦西湖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瘦西湖观后感篇1
古代的时候,诗人们把西湖比成西子。一次机会,让我也浓浓的'地体会到那别有风味的“西子”。
百鸟鸣春,风和日丽。微风吹着湖面,湖水慢慢地流淌,犹如以为仙女在湖面上微微起舞。垂柳有节奏地拍打着湖面,犹如是人间仙女在垂柳的配合下翩翩起舞,更像是数位音乐家打着整齐的牌子,慢慢悠悠的走过来。西湖,你的水,还是这么清,还是这么美!你在这里已经淌在这里很久了吧?岁月悠悠,波光明灭,唯有你依然如旧。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酷热地骄阳迎面对着大地,所有的东西都被灿烂而娇贵的阳光炙烤着。无数垂下的柳枝,众多茂盛的树木,还有那骄傲的花儿,都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异常的美。平亮而亮丽的湖面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把热情与激情流向了远方。
秋色迷人,天高云淡。绿油油的树被那天然的“油漆”涂成了橙红色。满山红叶,秋色宜人,这一切都映在湖面上,周围的果树不断地把果子扔下水中,仿佛是要西湖也来断定一下哪棵果树结的果子最好吃,所有东西都在湖面上渐渐模糊,慢慢的摇晃着。一切都变成红色的,什么都是红色的,人的倒影也是红色的……
北风呼啸,寒气袭人。每个人都觉得寒风刺骨,周围的树都在发抖着。连西湖也如此,她不停的发颤着,湖水不停的显出波纹,让人看到了也觉得哆嗦。但湖水非常的静,出奇的静,异常的静。寒冷的冬天,连这美丽的西湖,也必须要静静的睡上一觉,做个好梦了。
站在西湖旁,看着那静静流淌的湖水,看着悠悠忽忽摇晃着的小艇,仿佛这世上只有我,也忘了自己是谁,沉浸在这美美的景色之中。湖面上静溜溜的,也只有我一个人在独享这一份美,一个浪花跳跃起来,打到了我脸上,我又回到了这里,又回到了现实之中,周围还是观者如云,人山人海,所有人都像我那样驻足痴望,呆呆地望着湖面,许多人都被吸引了过来。
西湖难道不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吗?是的,西湖的确是美景,是人间的天堂,是天堂中的美景,不管用什么语言,似乎都不能表达出西湖的那一份别有风味的“美”。
瘦西湖观后感篇2
西湖,在我们杭州西面,是一个闻名世界的景区,也是杭州的一颗“明珠”。
西湖三面环山,湖中被苏堤、白堤、杨公堤和孤山分成了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和岳湖五部分。湖中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三岛交相辉映,雷峰塔和保俶塔南北相望,由此形成了“一湖、二塔、三岛、三堤和五湖”的基本格局。
春天,苏堤上,柳树上长长的垂柳挂着水边,一阵风吹过,柳丝被调皮的风娃娃轻轻地吹起,则像一位舞者一样翩翩起舞;阳光下的桃花也是千姿百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露出嫩黄色的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花心,还有的是花骨朵儿,看上去马上要破裂似的……苏东坡曾写诗句赞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夏天,苏堤、白堤和杨公堤上郁郁葱葱,孤山和宝石山,远远望过去,一片绿色,让人一看就感觉很凉爽。曲院风荷的荷花争奇斗艳。它们出淤泥而不染,在层层叠叠的荷花之间冒出来,亭亭玉立。一阵风吹过来,清香无比,这样的景象,真像杨万里写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宝石山上层翠流金,银杏叶像一把把蒲扇,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日的凉爽。火红的枫叶就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希望。菊花则在西湖周边的各个公园争相盛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桂花绽放着迷人的香气,幽幽的,醉醉的,让每个人都醉在这美丽的秋日里。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落在宝石山,落在雷峰塔,落在西湖里,孩子们开心地在苏堤上打雪仗,堆雪人,开心极了!断桥被白雪覆盖,阳光照耀下,远远望过去,真的像断了似的。腊梅花也在这寒冬里悄然绽放,那淡淡的花香,让人仿佛觉得春天已经不远了……
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西湖都是这么的美,我爱西湖!
瘦西湖观后感篇3
今晚心情有些烦闷,我便和妈妈到西湖散步。一路上,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与妈妈谈天说地,只是静静地观看着路边的风景。
很快,我们就到了樱花大道。道路两旁种着一棵棵樱树,都光秃秃的,显得有些凄凉,路旁灯柱上的一首略带伤感的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让我更加惆怅。我走下台阶,坐在湖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对面茶楼的倒影在水中轻轻荡漾,灵动而优美。我听着远处飘来的音乐声,感受着清风带来的惬意,似乎忘掉了些许烦恼。站起身,准备继续前行时,我突然看到有几棵树把路灯围绕起来,使刺眼的白光变得如月光一般,它们也许是不想破坏了西湖的这份柔和吧!再看看不远处的那座装饰了霓虹灯的桥,桥拱的弧线和水中的倒影连接起来,如同满月般俊秀。
再往前走,就到了浮香阁。靠近浮香阁的湖面长着大片大片的荷叶,虽然现在并不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但仍可以想象出夏天开满粉红色的荷花,花香浮绕四周的情景。
走下浮香阁,穿过伶艺长廊,音乐声愈来愈近,顺着杨柳依依的湖边行走就到了沧浪桥。下了桥,路旁两棵杨柳甚为茂盛,像两位长发飘飘的迎宾小姐向大家微笑致意。我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循声往前走几步,看到一道彩色的喷泉。喷泉潇洒快活地喷洒着,有的像彩虹,有的像鸟儿,有的像瀑布……多种多样,引得游人啧啧称赞。投射在喷泉中的图像突然变成了一只雄鹰,它随着向上冲的水流“嗖”地飞向高空,有些鄙视地看着下面正在展翅却飞不高的“喷泉鸟”。梦想不也是如此?如果只是扇动翅膀却不用力,就像那鸟儿形状的喷泉,永远飞不高;如果真正努力了,就会像雄鹰一样翱翔在天空!过了一会儿,图像又变成了一只奔腾的骏马,它如同驰骋在追求梦想的原野上,那么快乐自信,那么斗志昂扬。我顿时豁然开朗,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我的生肖就是马,我难道不能像它那样不怕困难勇敢地追求梦想吗?
我以前来过西湖很多次,但都是为散步而散步,从来没有这样细细观察过、感受过西湖的一景一物。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发现,家乡的西湖原来是这么有韵味!
瘦西湖观后感篇4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年暑假,我们一家慕名去了杭州。说起杭州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西湖。
下了大巴车,我们乘着西湖游船,尽情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西湖的水真静啊!静的仿佛可以听见小鱼在说悄悄话。西湖的水真绿呀!绿的好像一块浑然天成的无瑕翡翠。只有当微风拂过湖面的时候,湖面才会泛起一缕缕涟漪,潋滟的碧波荡漾着,眼前的美景,如诗如画。
过了一会儿,天空下起了小雨。细细的小雨落在湖面上,溅起了小小的水花。湖中的荷花在小雨中更加娇美可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散发出一片片荷香。湖水撞在石头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小鱼纷纷躲在荷叶底下,荷叶上沾满了晶莹透亮的水珠,水珠在荷叶上左摆右摆。岸边的小草在雨中傲然挺立,柳叶经过雨水冲洗更加青翠欲滴,枝条随着微风扭动着她柔软的腰肢。舒展开细长的手臂,提起翠绿的裙摆,跳起优美的舞蹈。远远望去,雨中的西湖,山水一片朦胧。在绿树红花的衬托下,西湖更加美丽了。
滴答,滴答……雨越来越小了,我走出船舱,站在甲板上,抬头望去,哇!彩虹!我最喜欢彩虹了,在阳光的照射下,湖面泛出七彩的光环,像是进入了童话世界,真好看呀。船继续前行,划到了“三潭映月”远远望去好像三座宝塔,三座微型宝塔像我们的武警叔叔坚毅挺拔地站在岗位上守护着西湖的太平。
过了“三潭映月”,下了船,我们来到断桥。哦,这就是传说中的白蛇和许仙第一次见面的地方。连神仙也选择在这里约会,我的眼里仿佛浮现出白蛇和许仙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从断桥往下看,荷叶绿茵茵的,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我很好奇这个桥为什么叫断桥,导游告诉我们:“冬天大雪过后,桥上积着厚厚的雪,太阳照到的那一面,雪化了,照不到的那一面,雪还没化,堆积着,远远望去桥好像断了一样”,哦!真有意思的名字。西湖附近还有打虎英雄武松的墓碑,雷峰塔……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千古名句概括了西湖的美。今日不虚此行,希望下次再来。
瘦西湖观后感篇5
谚语有云:“上有天堂,下游苏杭”。中国自古便有“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佳句。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画卷。能与倾国倾城的天国美女西施相比,恐怕天下唯有此湖。
有句老话在杭州妇孺皆知:日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雨西湖。如此看来,雨西湖算是西湖盛景。你看那荷花,在雨点中红了双颊,娇艳中透着轻灵,躲藏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间,正应了古诗“犹抱琵琶半遮面”,一阵清香飘过,沁人心脾。
天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那是凫雁回塘。晨初,雨后的空气泛着甜润的味道,波色潋滟的湖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朦胧了西湖国色天香的美丽容颜。夕阳终于赶在暮色蔓延之前挣出云层,在湖面洒下一片斑驳。塘边的知了不停地叫着,与清风流水应和着,真是让人沉迷其中……
步行百步,一朵不知名的野花触动我的灵魂。虽有雨水相伴,但她挺起身子仍在那孤树野草群中独自开放,她不与群花斗芳菲,却一任群芳妒。仍在那孤僻一处散发着微不足道却能深刻触及你灵魂的芳香。
天晴了,一道刺眼的阳光射来,却让这雨后的西湖更添加了些许的光彩。水也是令人动情的,“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湖水中的鱼儿四处游走,无所羁绊。这青山绿水真是第二个世外桃源,这动人“西子”,真不愧是天下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啊!
夜晚的脚步悄悄走来,当西湖那沉鱼落雁的容貌就要完全被暮色掩去时,湖对岸的灯光忽然亮了起来。一刹间,一片金碧辉煌,令人宛若进入仙境一般。湖水与晕黄的灯光相互配合着,水面上的薄雾更是神来一笔,仿佛是专为西湖这位神秘的女子佩戴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西湖霎时间显得雍容华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里紫雾弥漫,气韫祥瑞之象,森木亭亭,碧草芊芊。地枢灵秀,境萃人文。华彩奕奕,好比天上人间……
西湖,这位神秘而又令人动情的女子,令多少游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白居易曾写过:“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清风拂袖,一阵微风吹来,心中的杂念随之而去。
我微闭双眼,陶醉在这无比美妙的景色中,回首往年,多少文人墨客沉迷其中,今日我能有幸到此地游赏,不住的感叹这里的美丽!高耸入云的泰山,波平如镜的丽江,波涛汹涌的长江,他们都不如你美。若将中华第一美景的称号寄予,你才是真正的美景!
西湖,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瘦西湖观后感篇6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噢!多精妙的一句话!以前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去西湖虽不是什么梦想,但能在当年白娘子与许大官人相会的断桥上走走也还是不错滴!就是怀着这样的一份傻傻的想法,我硬是在天不亮就从被窝里拖了出来一路上都是一副睡眼惺忪的糗相经过四次麻烦的转车终于来到了西湖边!
迎面突来的一阵风吹醒了傻傻的我哟这就是西湖的水噢!我捧起湖水像看宝贝似的,活像个刚出井的青蛙。忽的蹦出一个船夫,笑眯眯的向我们介绍起坐船的好处,最后当他吞吞吐吐的说出价格时大家不约而同的掉头就走!
我们沿着西湖不停的走,偶尔坐下来休息一下。放眼望去满眼的树和水,我努力的找到了一排小亭,再远些就是离我还是那样远的雷峰塔。
断桥实则市民和游人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如果失去断桥二字和那段凄美的传说,那它就只是一座桥,一座地地道道的杭州石桥!站在桥上我试着不去理会来往汽车的鸣笛和游客的喧闹,望着一池荷花还是略感些许慰藉。
走了将近三个小时我们来到雷峰塔脚下。穿过一道石门,透过钢架一堆残砖碎石赫然显现在眼前,无数的硬币纸钱甚至是美圆散布在这些遗迹表面,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可能半个世纪前这些残片是连当地农民都不屑的'东西,如今却成为游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稀奇宝贝。再往上是现在新建的雷峰塔主体部分。共分五层,每层在墙的四周设有不同的艺术品,如浮雕壁画磨牙石刻等。顶层的锥形塔顶嵌满了金灿灿的佛纹,看得人目眩神迷,这种现代化的手段真是及尽奢华之能事!
后来大家乘船在水中感受了一番,那种让我亲切的感觉大概是因为家乡的水库吧!
纵然我去过再多的名胜古迹,但西湖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瘦西湖观后感篇7
西湖是杭州的风景名胜,湖面有6.5平方千米,苏堤、三潭印月都是西湖的著名景点,我的杭州之旅当然不能错过它。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走在西湖东岸的小路上,瞬间,我就被西湖的美景倾倒了。也许,是因为宝石山的美丽、莲花峰的风采都尽收囊中;也许,是因为碧波荡漾、三面环山,赋予了她独有的气质。正是这些,让我觉得西湖不同凡响,不由加快了赏景的脚步。
登上游船,前方一条绿色的弧线越来越清晰,逐渐演变成一座小岛——三潭印月,又称“小瀛洲”。三潭印月的美名,源于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在中空的三座塔内点上蜡烛,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呈现出“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景象。今天,我也有幸见到了这三座石塔。远望,只见三座石塔在湖中排列成一个三角形,塔的造型也都是一致的:下半部分是一个滚圆而中空的石球,球的四周有五个小孔,估计是用来点蜡烛的,上方是一座迷你石亭,石亭顶部镶着一个葫芦,在中秋夜,里面似乎能倾倒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呢……
收回远眺的目光,走在环岛小路上,我发现这里的湖水与连通湖心凉亭的四座桥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田”字,真是别具匠心。接着,我来到“过一弯换一景”的“九曲桥”。在移步换景中,我看见了清雅的荷花在风中舞动,看见了“嘎嘎”欢叫的鸭群嬉戏于水中,一景一物都令人心生愉悦。
前方便是码头,我们乘船向西驶去,不一会儿就来到苏堤。苏堤是一座全长2.6千米的绿色大堤,共六座桥。第一座石桥短而高,坡度很大,拱起在水面上。刚登上桥,眼前突然一亮,只见阳光毫无遮掩地直射下来,清风徐来,湖面浮光跃金。一只离群的鸭子打碎金浪,游向三潭印月,身后泛起一圈圈耀眼的涟漪。我走下桥,顿时置身于一片浓浓的绿意中,鸟鸣和蝉声夹杂在一起,不绝于耳。我走在凉爽的林阴道上,不知不觉走完了苏堤,却并不觉得累——这儿依山傍水、翠木碧草、凉风习习,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之后,我又游览了其他景点,如白堤、湖心亭、阮公墩、雷峰塔、西里湖等,闻名天下的西湖果然山清水秀、林壑幽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搭配,一切美不胜收!